close
我永遠忘不了在「 一公升的眼淚」中,

亞也說他的父親一生做過很多工作,

對於生活上來說其實並不是很穩定,

但是,正是因為這樣,

所以他父親懂的事情也很多,

因為做過鐘錶行所以知道怎麼修手錶,

因為多學了很多事情,

所以都不需要有求於他人,便能略知其一二!



所以我自己,總是相信著自己現在的狀況,

是有助於未來的自己的!



有錢人的傲慢不見得值得我們去「尊重」,

貧窮人也有被看得起的謙虛,

(但並不是指所有範圍的人)

當然也有懂得禮尚往來的富翁,

也有粗俗貪小便宜就忘了互相的窮人!

說真的,看的人多了,

自然就明白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樣的事情了!



想推薦大家一本超級讚的書:

龍應台和他德國籍的兒子安德烈的36封家書「親愛的安德烈」,

龍應台和當年19歲的兒子之間,開始出現了兩代所謂的代溝,

你們懂得...年輕的自己總是和雙親之間開始有了隔閡,

彷彿越熟悉的人,越是習慣以沈默相對,而且是那麼的自然!



「我走近他,他退後;我要跟他談天,他說,談什麼?

我企求地追問,他說,我不是你可愛的安安了,我是我。」



「我想和他說話,但是一開口,發現,即使他願意,我也不知道說什麼好,

因為,十八歲的兒子,已經是一個我不認識的人,他在想什麼?

他怎麼看事情?他在乎什麼?他喜歡什麼討厭什麼,他為什麼這樣做那樣做,

什麼使他尷尬什麼使他狂熱,我的價值觀和他的價值觀距離有多遠.....

我一無所知。」



於是後來龍應台決定要認識他這個新的兒子!

她邀請他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寫一個專欄,

條件是,一旦答應,就絕不能半途而廢。

他答應了。



「 ...我忽然察覺到,這件事有一個更重大的意義:我跟我的母親,有了連結..」



媽媽在香港,擅長的語言是中文,

兒子在德國,擅長的語文是德文,

但他們之間的對談是用漢語,於是就取決於中間,用英文通信!

再將英文信重新用中文寫一遍,只能重寫,不能翻譯,翻譯便壞。

這些信經過他們許多次越洋電話和mail的溝通,

專欄寫了足足三年,中間有多次的拖稿,

但總算堅持到有始有終。



這本書不單單只是雙親之間的通信而已,

還能看出很多人生的意義,最真實的生活,最真實的自己!



龍應台:

「 我知道他愛我,

但是,愛,不等於喜歡,愛,不等於認識,

愛,其實是很多不喜歡、不認識、不溝通的藉口,

因為有愛,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,



不,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,

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,

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。我要認識這個人。

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。」



安安:

「你為什麼不試試看進入

我的現代、我的網路、我的世界呢?

你為什麼不偶爾去個你從來不會去的酒吧,

去聽聽你從來沒聽過的音樂?



難道你已經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東西?

還是說,你已經定型,

而更糟的是,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經定型得不能動彈?」





我的天,這本書真的強力推薦!!!!該看!真的該看!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